《伤寒瘟疫条辨》(又名《寒温条辨》)为温病理论著作,6卷,杨璿撰于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。作者深痛医界对病寒病温两者混淆不辨,泥于伤寒方药治温热病,贻患无穷。针对时弊,作者撰写了92则辨析之论,力辨温病与伤寒在病因、病机、症候及方药上迥异。全书条分缕析,力主寒温分立,故以《伤寒瘟疫条辨》为名。
杨栗山继承了雍正初年专治热疫的陪赈散,更名为升降散,将其学术上升华到更高的层次,提出了升清降浊学说。同时深受刘河间“火热论”影响,将刘河间学说精髓导入温病学术体系,从而大大丰富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内涵。加之在杨氏生活的时代,温病学处于初创时期,寒温分立不久,《伤寒瘟疫条辨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。
《伤寒瘟疫条辨》是温病学名著,现存刊本较多,主要有乾隆五十年乙巳(1785年)孙宏智校刻本、光绪元年(1875年)湘潭黎氏黔阳藩属刻本、光绪四年戊寅(1878年)善成堂刊本、光绪十五年己丑(1898年)上海扫叶山房刻本、1912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等。
杨璿,字玉衡,晚号栗山老人,四川成都人,约生于公元1706年。其学术思想远宗仲景、河间,近取叶天士、吴又可。著《伤寒瘟疫条辨》,详细剖析伤寒与温病的病因、病机及治疗方法的不同,对温疫病治疗颇多发挥。
欢迎光临 王洪林个人官网 (http://gamart.net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